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呂秀蓮:堅強的人,容易成為箭靶


【文/李雪莉 圖/邱劍英】

帶著對台灣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呂秀蓮的好奇與尊崇,過去這一年,韓國《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珠為了採訪呂秀蓮,多次風塵僕僕到台灣。

在這本即將出版,名為《世界之女》的書中,民眾將看到截然不同的她。

往日的她,是挑起男人緊張神經、引起女人敬畏眼光的女性,但在新書中,她是個有愛欲情愁、有母性光輝的女性。

她首次揭露大學畢業前,當時留學法國的台大法律系學長,捎給她的情書,情書裡寫著:

「我思念的秀蓮,

今天從台灣回來的朋友把妳的相片交給了我。彷彿妳就真的在我面前一樣,讓我的心怦怦亂跳,臉也變紅了,我自己噗嗤苦笑了一下。

由於妳的自我意識很強,表達意見時也很有主見,因而讓我不知不覺中對妳產生了中性的印象。可是相片裡妳的模樣遠比我想像的還稚嫩又很女性化,因此在一瞬間感到很驚訝。

怎麼說呢?看來我已經迷上妳了。

糟糕。突然覺得受不了我身在法國這件事。」

她也公布她是母親的身分。九二一大地震時她領養了孤兒;如今她是五個小孩的母親。

走出台灣的呂秀蓮,顯得很自在、自信、被人喜歡;然而,處在島內權力核心的呂秀蓮,卻經常成為男性政治人物攻擊的對象。

十二月十四日,獨派大老辜寬敏意有所指,再次以「統帥三軍的人不能穿裙子」反挫呂秀蓮。

不認輸,也不說孤單

坐在總統府偌大、安靜的會客室裡,身著黑白套裝的副總統回答時卻泰然自若:「妳不覺得這幾年只有他一個人這樣講?」

六十二歲、從政已三十多年的呂秀蓮從年輕就經歷太多的苦難,提倡新女性主義時黑函接到手軟、高雄事件蹲在苦牢近六年,甚至無法出獄奔喪;一生曾面對牢獄、癌症、政治上男性沙文的打壓,她依然故我。

當記者問起她一路走來「會不會孤單?」她亳不猶豫回答:「不見得孤單,很辛苦是真的。」

就像一朵鏗鏘的玫瑰,不曾認輸、不說孤單。但從她觀賞的戲劇、閱讀的經驗可窺測她的思緒。

不久前,她第二次觀看韓劇「明成皇后」。這齣戲是朝鮮李氏王朝倒數第二位國王高宗及其王妃明成皇后的故事。明成皇后為了朝鮮獨立而力抗宮廷鬥爭。而韓國的後世史家稱她為「偉大的鐵女子」。

呂秀蓮的觀後感是:「她是一位非常聰明又堅強的女人。」對於明成皇后悲慘的下場,她說道:「堅強的人通常容易成為靶子。尤其女性更會如此。」句句感同身受。

不管在哪種性別圈裡,呂秀蓮「霸王花」的性格都很突出;有人說她不懂合作、不願交換、不會聆聽、不好相處而討厭她;而她的詮釋是她有原則、不輕易妥協。

姑且不論她是否心高氣傲,主導性強,但呂秀蓮始終有不可動搖、讓男性與女性都很難抵抗的競爭優勢。

其一,是她強烈的女性意識。當男性不擇手段追求權力時,她的女性意識柔化了人民對她權力渴求的印象。

儘管外界認為她政治企圖心旺盛。但是,她就任副總統六年,在沒有實權之下,專注在人權、科技、婦女政策等柔性議題上,讓人無法忽略她的發言份量。

其二,民進黨中她少有的留洋經驗。她以全球化論述提升了獨派論述的格局,使她跳脫一般獨派的本土框架,不被貼上鎖國政策的標籤。

在《天下》專訪中,她多次拉開嗓子批評台灣過度仰賴中國:「在某些人的腦子裡就認為中國是世界,這是最可怕的問題;只想中國是世界,中國是台灣的未來,這是很可怕的迷思。」

她重複強調,台灣一百顆雞蛋有七十一顆都丟在中國的籃子(去年中國佔台灣的對外直接投資比例已達七一%),中國只是全世界一九三個國家之一,台灣應到世界其他地方發展。

但可惜的是,開口閉口言稱全球化的呂副總統,似乎也無法提供台商過度仰賴中國的解方,「全球化」仍像口號,欠缺政策血肉。

留過洋的陳水扁

不少企業主私底下如此形容呂秀蓮:「她就像是個留過洋的陳水扁(總統)。」因為同樣學法律、有很多創意與口號、忽視執行的現實、強烈的台獨論述,無法為台灣經濟解套。

但和其他獨派男性政治人物相比,呂秀蓮顯得有想法、試圖找出台灣走向國際的解方。

三十年前,在一坪大小的牢房裡,她就立下志願,想著台灣要走出世界,她正持續不斷企圖把台灣推銷到全世界。

十二月中旬,她成功組織太平洋國會連線,召集三十個國家(包括非邦交國)議員在台北圓山開會。成功突破台灣的外交困境。

不少人關心這位女性,未來能不能突破「副總統」的天花板更上層樓?

媒體人陳文茜帶著同情女性政治家的口吻說著,登上高位的女人要更戰戰兢兢,因為「要得到權力很難,上去又很容易被鬥垮,不是時機,絕不能出手。」

不論二○○八島內的權力爭奪如何落幕,都無損於呂秀蓮的自信與定位—— 她是屬於世界的。

以下是《天下》與呂副總統專訪的精華:

問:三十年前妳就倡導新女性主義,如果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是靠著對女性的態度,妳認為為什麼台灣對於女性領導遲疑恐懼?

答:不會啊,我覺得兩千三百萬人好像只有那個人(編按:指辜寬敏說,統帥三軍的人不能穿裙子)那麼講。妳不覺得這幾年只有他一個人講?以前我們提倡新女性主義的時候,很多黑函啊、髒信啊,亂七八糟言論一大堆,現在我覺得進步很多。

傳統覺得三軍統帥就是要發動戰爭,可是女性的思維是要避免戰爭,所以整個人類歷史演變只有男人的故事(history),然後妳幾乎可以講,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戰爭是男人發動的。所以,當女性的思維介入家事、國事、天下事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是會起不一樣的變化。

問:女性領導有怎樣的好特質?

答:當今有政治權力的女性大概有兩類,一種還是傳統女性,因為受益於她的家族,家族政治或政治受難家屬,在亞洲地區差不多都是這樣。這樣的女性相對缺乏女性意識,因為她仍然是男性的agency(代理人);真正的新女性是獨立參政的,有相當程度的女性意識,會去挑戰、批判、創新。真的新女性一定要批判過去的傳統,同時要走出來,樹立自己的性格。

問:妳很喜歡美國影集「白宮女總統」,但影集中女性領導男性很辛苦,妳覺得女性如何領導男性?

女人一定要加倍認真

答:第一個要加倍認真。妳不懂的話,三下兩下人家就看透妳了,妳再怎麼撒嬌啊,再怎麼胡鬧,人家是愈瞧不起。一定要非常認真、非常用功,要比別人懂得多,下面不能唬弄妳。

第二個就是說,要讓被領導的人受到尊重。第三,堅持原則。

影片裡的女總統,原本是副總統,她的前總統不希望她繼任嘛,而她的家人也反對,原本她要放棄了,結果國會議長的男性沙文意識刺激了她,讓她非做下去不可。

因為那個議長笑她太沒有政治企圖心了,所以不適合當總統。剛好相反,她說,如果一個總統太有政治企圖心,反而不能為人民謀福利。所以我就是非要做給你看,我覺得這是很重要一個點。

我認為女性要彰顯一些基本的原則。當基本價值被挑戰時,不能妥協。女性就是要有這樣的執著。

問:有沒有什麼是台灣社會的女性還需要補強的?

答:妳看今天政壇上的女性,只有我和陳菊兩個人,坐過牢,辛苦地走下去。但現在都打什麼美女牌啊,美是外表的美,是包裝的美。另外一個就是哭吧,也有的是會撒嬌啊,用女性的這一套,我是覺得不足取。

當然我們努力是不希望以後的人要那麼辛苦,但起碼要認真嘛。妳看市議員投票前,好幾個人大哭特哭,好像愛哭才會贏。

問:女性如何幫助女性?

答:女性要有女性意識,要加倍認真啊!妳沒有非常的傑出,就會被打掉囉。所以像那位老先生(辜寬敏)講的,副總統可以讓女性當,總統就是不可以,我已經突破ceiling(天花板效應),但他趕快再設另外一個ceiling。

男人的統御伎倆,女人不要上當

問:女性間常有友誼,但也經常敵對,這是為什麼?

答:不盡然啦。妳看一場戰爭,選舉大部份是男性間的廝殺。但的確也是看到,女性不見得聲援女性,有時女性會看熱鬧,有點酸葡萄,同樣是女性,我為什麼讓妳高升?這可能就是我講的,傳統男性統御女性的方法,基本上的trick(伎倆)就是讓女人跟女人不能合作啊。

還有,女性是較孤立的;妳看姊妹本來小時候生長在一起都很快樂,結婚以後都分出去啦,嫁出去的女兒很少再回來,在傳統社會是這樣,所以女人沒有奧援,妳嫁到夫家,婆媳之間又是一個對立關係。女人基本上是滿孤立的,所以女人要看穿這些迷障。

我們如果看到一個女性往上升,女性要高興,而不是要扯她後腿,大家就是要有這個姊妹情懷。

問:如果要送一句話給女性領導人,妳會怎麼說?

答:天生我才必有用。妳生下來,性別不是藉口。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

這是我的經典主張。但是,不一定要做第一,因為第一太辛苦,只要妳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實踐就滿足了。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不要跟別人比。

問:談談台灣的經濟。經濟上民間想走出去,但一直被政治拉扯?

答:不對,我想大家都陷入迷障,什麼時候台灣真的鎖國?大家想到的國是中國是吧?

現在大家在批評政府鎖國政策,請問今天全世界一百九十三個國家,為什麼大家腦子裡,好像整個世界就只有中國大陸?這是不對的,我們是希望能夠放眼天下。

看台灣跟大陸的關係,其實非常可怕。兩千年,韓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佔該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比例,是一四%,二○○四年是三八.四%。而台灣兩千年是三三.九%,二○○四年是六七.二%,去年是七一%,愈來愈高啊,所以大家的批評其實都不對啊!全世界有哪兩個國家之間的投資經貿關係這麼密切?我們是七一%集中在中國,還叫什麼鎖國?

如果真的是放眼全球的話,那種要完全開放兩岸的說法,才是鎖國,只是讓台灣被中國吞掉了,根本不讓台灣有機會向全世界去發展。現在台灣處於三個交叉點:本土化、全球化、中國化,是我們要認真思維的,我們新政府這麼吃力,就是因為正在歷史的轉捩點,一方面我們要實現台灣的主體性,要因應非常強大的中國磁吸,同時全球化這個衝擊又來了,所以是三個力量在交織。請問如果是國民黨當家這幾年,它一樣面臨這個衝擊,難道它會處理得更好嗎?

問:台商的利益與台灣的利益好像愈來愈遠。台商到香港上市,在台灣下市,人才也出走。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都是趨勢。

台灣的命運必須和世界接軌

答:我元旦要出一本書,叫《Global Taiwan》(世界台灣),我整理台灣的歷史,從台灣看台灣,也從歷史看台灣。紅衫軍亂糟糟的時候,政爭的時候,我定下心來看書、寫書。簡單來說,整個影響台灣幾百年的關鍵都是外來的,包括甲午戰爭、二次大戰、韓戰、越戰,四個戰爭,徹底影響台灣的命運。

我的結論是,不要以為中國影響台灣,兩者的命運有必然的關係;第二,台灣的命運必須跟世界接軌,所以取名為世界台灣。台灣一定要定位在太平洋,然後再運用我們的優勢,就是柔性活力,要發揮我們特有的,我們要走出去。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62期 封面故事:Yahoo搶走了你的顧客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淡水小鎮紀事


今天因著廣電新聞採訪寫作這門課來到了淡水作採訪,老師說要交一份淡水小鎮採訪的期末報告,我們小組選今天來到了淡水。我們從下午三點出發,一路從景美坐捷運來到淡水,今天人朝不多,不管是在捷運站裡面還是老街上,都少了假日排山倒海的情景。
我們先到捷運站外面靠近淡水河邊的街道來拍攝,身為攝影師的我,好興奮!一直想找特別的景物來拍攝,我拍到了在街頭唱歌的藝人和騎著協力車的大人小孩們,他們都玩得好開心!
再來,我們坐公車抵達紅毛城,由於紅毛城可說是每個人來到淡水都會想來的一個景點,所以我們決定一定要來這裡採訪。我們買了票到裡面來拍攝,果然是名不虛傳,真的很漂亮,也很壯觀,雖然我們沒有到建築物裡面參觀,不過在外面光是看著建築物的設計和砲台的展示以及夕陽的美景,就足夠讓我們一飽眼福。
我們在紅毛城裡面採訪到了一對情侶,他們人超好的,很nice,只是女朋友因為害羞,就沒有入鏡,不過我們已經很感謝他們了。
之後,我們來到了真理大學,他們學校好有聖誕氣氛喔,到處都是聖誕的裝飾,加上他們學校還有一個天主教教堂,為聖誕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息,非常有歐式建築的教堂和教室,還有...高級的宿舍......
我們在真理大學訪問到了兩位很好心的同學,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由於之前問了兩三個同學它們都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有些是因為在趕時間,有些是不方便,或是害羞的,最後終於讓我們遇到了這兩位好心又肯接受我們訪問的同學,真的好謝謝他們喔~~呵呵~~讓我們的採訪多了一些進度~~哈
再來,我們再坐公車回來到了淡水老街,這時人潮還是沒有很多。我們因為肚子餓,所以先買一些東西來吃,一路上也買了一些淡水名產,當然不外乎就是大家來淡水都會買的魚酥囉~再來到了一間聽說很好吃的阿給店,一面吃一面進行採訪,我拍到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畫面~呵呵
吃完了阿給後,我們就開始拍攝淡水老街的街景。淡水夜晚的街景和整個湖面直到天際的景色真的很美,透過鏡頭我可以感受到老街的人文氣息和夜晚的浪漫氣氛,這種感覺真的好難忘~~之後我們採訪到了一對夫婦,他們還抱著他們可愛的寶寶。他們人也很好,馬上答應我們的採訪,採訪進行得也很順利~~
之後我們又遇到了兩個高中生,他們是好朋友今天一起來淡水逛老街,剛開始他們很害羞,不敢接受採訪,不過到了後來他們還是答應了,我們事前可是花了一番功夫和他們溝通呢~~哈...
他們很自然的回答我們的問題,真的很好~~
今天總共採訪到了四個不同的採訪者,也拍攝到了不少的景點,真的是收穫滿滿。由於我們上一次所作的作業不夠受老師的好評,所以這次我們可是要卯足了勁來做這個作業,希望有個完美的成果~~

Friday, December 22, 2006

Yahoo 奇摩巨人主導全民生活


它幾乎已經是生活的一部份,
看新聞透過它、交友透過它、甚至小學生查資料也找它,
不知不覺籠罩著大家的生活,它將是你我的大幫手,
還是主導一切的大巨人?

【文/王曉玟 攝影/楊煥世】

十二月十三日,Yahoo!奇摩宣布併購站無名小站,讓它朝「全民媒體」(Social Media)的方向又邁進一步。業界估計,這宗購併案的金額大約是二千二百萬美元,約七億一千五百萬台幣。

自從網路興起個人網誌(Blog)及相簿服務網站,鋒頭最健的就屬無名小站。創辦人是六位台灣六年級生,有的靦腆、有的耍酷,利用交大學校網路成立的網站,一個月造訪人次竟超過六五○萬人,衝上全球前三十名,眾所注目,成了Google、中華電信等急於收購的對象

Yahoo!奇摩又贏了。

當無名小站終被台灣最大的入口網站Yahoo!奇摩納入麾下,許多人討論的是Yahoo!奇摩在虛擬世界的影響力,成為台灣網路界的新帝國。大家沒注意的是,它可能是許多實體企業的直接競爭對手,悄悄偷走你的客戶,而渾然不知。

上半年廣告量逼近蘋果日報

外界預估Yahoo!奇摩今年上半年的廣告量接近十億元,逼近《蘋果日報》十二億、《聯合報》十五億、《中國時報》十六億的廣告量。當《中時》、《聯合》和去年同期比較,成長率低於二%,Yahoo!奇摩卻是以二○%的成長速度向前衝。「時間是站在網路媒體這邊的,現在才只是起點,」一位廣告公司媒體購買表示。

當網路已成長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Yahoo!奇摩當然又是最大的贏家。今年台灣三七.四億的網路廣告市場,Yahoo!奇摩就囊括近七成。

以ING安泰人壽為例,「明年我們會縮減平面媒體的預算,挪到網路媒體,」負責ING安泰人壽預算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指出。

Yahoo!奇摩搶走的,不只是媒體廣告。網路購物也侵蝕百貨公司的業績。今年百貨公司一檔一檔的週年慶,猛下促銷費,整體營業額比去年仍衰退二.三%。百貨公司怪罪於卡債風暴造成消費市場衰退,卻不知與Yahoo!奇摩合作的興奇科技(Yahoo!奇摩購物2),今年營業額預估五十億,直追實體百貨公司微風廣場的營業額。去年興奇科技的營業額才二七億,成長幾乎一倍。

自從六年前美國Yahoo!購併台灣奇摩之後,大家很習慣Yahoo!奇摩最大、幾乎樣樣第一,似乎不再深究Yahoo!奇摩到底多大?它的規模到底有什麼影響?什麼又是全民媒體?

其實,Yahoo!奇摩成長的軌跡,正是學習第二波網路經濟成長方程式的最好示範。

Yahoo!奇摩很大,大到幾乎就是台灣網路市場的代名詞。

在台灣,每一百個上網人口,就有九十七人造訪Yahoo!奇摩,每天,進出Yahoo!奇摩一方網頁的人次高達七百萬,上班族瀏覽新聞、青少年交友、甚至小學生查資料,問吃的、找樂的,都上Yahoo!奇摩。未來大家要建部落格,又是進入Yahoo!奇摩。

「(美國總部)老闆問台灣市場成長率多少?」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充滿自信地說,「那就看我們(Yahoo!奇摩)成長多少,市場就成長多少!」
「這聽起來很自大,」鄒開蓮很了解自己的地位,更清楚台灣網路的生態,「可是這就是(台灣市場)痛苦的事實(painful fact)。」

「網路,是需要人頭的生意,」網路觀察家黃彥達分析,台灣僅僅一千兩百六十萬的上網人口,註定了獨佔網路公司的出現。「台灣是島嶼型經濟體,贏者通吃的畸形生態反而是自然現象,」他指出,在大陸型經濟體如美國、中國,就不會有寡佔。

難怪一個數位學習公司經理、Yahoo!的廣告主會說,「我不喜歡Yahoo!奇摩,但是得學會與怪獸相處。」

只做規模經濟的生意

如果只用台灣的眼光來Yahoo!奇摩的成績,恐怕還是小看了它。

業界估計, Yahoo!奇摩總營收約三十億,蕞爾台灣成為Yahoo!全球版圖上的第三名,僅次於總部美國與海外第一大市場英國。但是美國人口三億、每人GDP超過四萬美元,英國也有六千萬人口、每人GDP三萬美元的實力。

不論是數人頭、還是算消費,Yahoo!奇摩都不佔優勢,能做出遠超過台灣市場規模的成績,是因為它穩穩抓住網路商業模式的核心,完全專注、不斷創新,就是要做到最好。

「我(Yahoo!奇摩)只做規模經濟(scalable business)的生意,」鄒開蓮掌舵Yahoo!奇摩七年,把網路經濟、尤其是入口網站的商業模式看得清清楚楚。網路(network)就應該發揮network的效應,要做能相互連結、向外擴張、倍數成長的生意。

讓Yahoo!奇摩一戰成名的網路拍賣,就是最好的例子。

Yahoo!奇摩的網路拍賣不但是台灣市場第一,一年成交金額超過兩百億台幣,台灣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Yahoo!奇摩拍賣網上進行交易,讓全球最大的拍賣網路公司eBay在台灣毫無招架之力,退出市場。鄒開蓮還因此跟美國總部的最高經營團隊同台,向幾百位華爾街分析師介紹台灣的網路拍賣市場。

「拍賣就是規模經濟,」鄒開蓮解釋,只要建好平台,上來賣女裝、賣手機都一樣、吃的賣完還可以賣家電,同樣的平台、卻可以不斷複製、外擴,「不會因為開新的category(種類),又要多掛一缸子人在身上。這就是scalable business(規模經濟)。」

只要平台作好,買賣間相互連結、交流,人潮牽錢潮,自己長出規模。

到今天,Yahoo!拍賣就像經營擁有三六○萬件商品的不收攤夜市,每月吸引了五百萬以上的網友在此血拼。「這是聚沙成塔的規模經濟,我還看不到網拍成長的極限,」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洪小玲開心地說。

Yahoo!奇摩在台灣快速崛起的過程,靠的是不斷地收編網路各領域剛剛發芽的第一名,納為己有。

從六年前Yahoo購併入口網站流量最大的奇摩,三年前和興奇科技合作Yahoo!奇摩購物2(這個團隊曾經創造過台灣最大的拍賣購物網站,賣給了ebay),今年又再度購併最大的網誌無名小站。

「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生意我不做,」鄒開蓮說得明白,「不做什麼很重要。」

抓穩規模經濟做為發展核心,鄒開蓮甚至比美國總部還要堅定不移。當Yahoo!總部要開企業解決方案業務,鄒開蓮就認為不可行,因為每個方案都要量身訂製,完全不能用規模經濟的方式,所以她在台灣只「意思意思」的擺個人。後來,果然美國這項業務不了了之,鄒開蓮也慶幸自己沒有投入。

光有買賣交易,不足以讓流量不斷成長,必須要有內容,才能不斷吸引網友。Yahoo!奇摩也是用同樣的模式發展內容,而且創意更多。

很難想像,每天處理一千三百條新聞、影響台灣七百多萬網友的Yahoo!奇摩新聞,靠的竟只有六個新聞編輯。

入口網站的人潮,加上經濟規模累積的流量,是每個媒體渴望而不可得的眼球,讓Yahoo!奇摩一次可以與四十多家媒體合作,把傳統媒體都變成內容供應商。

「Yahoo!奇摩編輯不必生產內容、只需要做新聞判斷,」負責新聞的Yahoo!奇摩媒體資訊服務事業部總監邱瀅憓很清楚,Yahoo!奇摩建好平台,就用眼球換內容,用內容吸引人潮,用更輕巧的人力、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不只如此,Yahoo!奇摩還進一步將全民都網羅成它的內容創造者。

發展公民媒體

日受歡迎的知識+、生活+、和Yahoo!奇摩交友,就是靠使用者自己生產的內容,牢牢黏住網友,點點滴滴形塑網友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推出兩年多、問答形式的知識+,是Yahoo!奇摩學習韓國的Yahoo!Answers、從台灣開發出來的創新服務。打破機器運算的關鍵字搜尋模式,不管是問「哪裡有黯然銷魂的鰻魚飯?」還是「我家附近哪有水電工可修馬桶?」,再模糊的問題、再籠統的搜尋,都有網友勤丟解答。

與陌生人分享,已是成熟網友行為。有時,分享的熱情、對網路的依賴,連Yahoo!奇摩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總監鄭雅仁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有一次吃喜酒,聽到朋友說他太太羊水破了,竟不是先送醫院,卻是先去Yahoo!知識+發問羊水破了怎麼辦!」

不過兩年的時間,知識+已經累積八百多萬筆知識,這個台灣市場開發出來的創新服務,已經外銷到Yahoo!的其他國家市場。

併購之後,最大的部落格網站無名小站進入Yahoo!奇摩,又將為它內容網絡帶來新的可能。鄒開蓮已經開始想像,無名小站的創意怎麼變大,再一次創造台灣經驗外銷。

不管無名小站未來的發展如何,一定是讓Yahoo!奇摩在台灣網路的根扎得更深、更廣。大家都在Yahoo!奇摩上貢獻眼球、提供內容、產生交易。轉來轉去,都在Yahoo!奇摩圈。

難怪,網路已暗暗引發一股「反Yahoo!奇摩」的情緒。

反 Yahoo! 奇摩帝國

在虛擬世界市佔率高達九成的Yahoo!奇摩拍賣,幾乎形成壟斷,開始向賣家收取三%手續費後,反彈聲浪不斷,賣家紛紛出走。「每一個網拍創業家,最大通路成本都在Yahoo!奇摩身上,」網路自創保養品牌UTN負責人簡士傑語帶無奈。

「廣告費、商品刊登費、交易手續費的定價都被同一家公司控制,這是不利創業的產業環境,」簡士傑說。現在,簡士傑已經移出Yahoo! 奇摩拍賣,將業務轉移到自己的網站,年營業額仍有幾千萬之譜。

而對於相信創新的網路族來說,大家更擔心的是Yahoo!奇摩的規模,已經形成一座難以超越的創新障礙。「因為它獨大,所有嘗試創新的網路小公司都幾乎活不下去,」網路市調機構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直言不諱,只要一有創新,就會被它收編旗下。

外資掌控的「 全民媒體」,也讓人擔心本土文化是否自主性不再。「Yahoo!奇摩是台灣的文化危機,」蕃薯藤數位科技執行長陳正然憂心忡忡。

Yahoo!奇摩雖然勢大,在競爭對手眼裡,卻非無堅不摧。「它不會是永遠的第一名,如果Yahoo!奇摩是這麼努力、認真的公司,無名小站為什麼可以打敗它,」鼓吹Web2.0的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認為,冒出芽的Web 2.0力量,將是改變網路市場態勢的契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台灣網民目前選擇了Yahoo!奇摩,但只要服務沒有提升,今日帝國的擁護者很快會變成明日的革命家。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62期 封面故事:Yahoo偷走了你的顧客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上電子報三週以來的心得

老師上課很認真,給我們的資訊很多,能選到這堂課真的很棒,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雖然有時候老師上課的速度會很快,給的東西很多一下子無法馬上完全吸收,但是只要專心、認真的上課,相信一定可以學得起來。上課到目前為止,發現老師教的東西很實用,且是我之前都沒有碰觸過的東西,真的很棒,收穫很多,也讓我大開了眼界。

Sunday, December 03, 2006

肥大症 引爆大學危機


就像膨脹的海綿,台灣的大學數量在十年間「咻」地爆肥!
大學「學歷」全台盛產、學生「學力」卻令全台搖頭,
什麼政策導致專科與學院爭相恐後換取大學名號?
什麼樣的把關讓大學評鑑與學生審核喪失嚴格的監督?

【文/李雪莉 攝影/劉國泰】

兩萬人不到的花蓮縣壽豐鄉,這幾年卻變得很熱鬧。國立東華大學、台灣觀光學院兩所學校聚集的七千多名學生,為平靜的壽豐鄉平添青春的特色。

事實上,花蓮已成為全台大學密度最高的縣市。然而,這種「盛產大學與大學生」的奇景,幾乎是台灣各縣市都有的特殊景象。

短短十年間,大學教育從菁英變普及,大學與學院從原來的六十七所變為一四五所(如果加上專科則為一六二所)。

像是細胞增生一樣,大學還以增設分院的方式,擴展至各角落。

來到宜蘭縣礁溪鄉,從平地往林美山頭行車攀爬,路面陡峭、經約三十分鐘來到海拔約四百公尺的山頭。佛光大學與淡江大學蘭陽校園竟在這裡佇立著。

十幾年前,淡大創辦人張建邦帶隊現場勘查時,這裡還是荒蕪一片。淡大學術副校長馮朝剛回憶,「十幾年前去現場勘查時,大家就在想,這個偏僻的地方難道可以建學校?」

就連原本生產「文旦」的台南縣麻豆鎮,如今被麻豆人戲稱是生產「文憑」。

五萬人不到的麻豆鎮現在有兩間大學,包括致遠管理學院以及真理大學南分院。

以真理大學為例,總校區原本在淡水,十年前,真理在麻豆附近的魚塭群和稻田旁蓋出獨特教堂風味的南真理分院,腹地有二十二公頃,相當於二十二個足球場大小,但大學部學生總維持在三千多名。

大學盛產,學生不足

南真理的情況不是個案。許多私立大學都面臨招生不足的宿命。

以淡大蘭陽校園為例,原本校方希望這裡獨立成為一個容納五千人的校區,卻因少子化衝擊而轉型走精緻教育,目前學生約四百多人。

因為學校太多、選項豐富,不論學校辦學好壞,「先都市後鄉村、先北後南、先西後東」,都成為學生選填志願的準則。

一位南真理的學生就說道,「很多人大二都搶著轉到北真理,因為這邊實在太荒涼了。」

全球化腳步,加上資產階級的增加,不但逼著各國提升人力資本,也使教育成為商品。

但是,很少有國家像台灣的高教繁衍這麼快。十年前,大學生(不含專科)還只有約三十八萬,而今年達到一一二萬人。大學入學率由四成激增至九成。

大學出現嚴重的「肥大症」。促使它肥大的,有兩股主要的力量。第一波來自民國八十五年,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為首所推動的教改風潮,當時為了疏緩升學壓力,訂出廣設高中、大學的政策;而第二波則是兩千年總統大選,兩位總統候選人開出的政治支票,當時陳水扁就提出「一縣一大學」的政策。

高教政策被政治俘虜的惡狀,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感受最深刻。

沒有把關的下場

民國九十一年他接任教育部長,他回想上任時的高教環境,說道,「我第一個感覺是,怎麼會這樣,大學生品質怎麼那麼糟?」

他指出,民國八十八到八十九年這兩年間,國民黨與民進黨都開了一堆選舉支票,五十幾所學校排著隊,申請改制為大學。

黃榮村上任後,馬上面對的是聯合大學與宜蘭大學的改制案。聯合大學是從聯合工業專科學校、八十八年改制技術學院;而宜蘭大學則是由宜蘭農校、八十七年改制宜蘭技術學院,而兩校後來都申請改大。

為了層層把關、確認兩校有足夠的師資、校地,黃榮村說他足足拖了一年,要求兩校每月到教育部報告,才讓兩所大學勉強符合體質。

特殊的政治氛圍,使得改制過程,標準鬆散、散漫。

民國八十五年開放改制後,每年約有五到六所專科改制為技術學院;升等為技術學院還不夠,學院又拚命升等為大學。

聽來荒謬的改名運動,對學校而言像是「仙丹良藥」。

「大家拚命改大,明明大學與學院層級相同,可是卻敵不過學生選填志願;永遠是先大學後學院、先學院後專科,這是社會的價值,」致遠管理學院副校長王如哲無奈說。目前致遠也積極改大。

走一趟台灣,會發現社會對大學學歷的需求,比想像中扭曲。

以高雄的正修工商專校為例,它原本排名在崑山工商專科前,但民國八十九年崑山改名科大後,排名立刻超越正修;諷刺的是,民國九十二年正修改名大學後,排名又追趕崑山。

崑山科技大學教務長黃啟貞指出,「很多家長覺得學院不是大學,大學才是大學,我們一直被定位為二流教育。」

名字決定了招生的素質與員額,使得專科、學院拚命向上改制。

如名聞一時的台南女子專校改為台南女子大學、國立台北商專改制為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以前從名稱上就看到特色,現在卻看不到歷史,」黃啟貞說。

技職體系的教學也失去特色。主因是新改制的學校在課程、師資上多半複製原有的大學,而不少教授是沒有教學與實務經驗的博士。

除了技職體系的摧毀,綜合大學也在「高教肥大」的過程中受害。

高教虛胖,學歷貶值

高教經費逐年成長,但追不上大學與學生成長的速度;民國八十年,教育部對每位大學生投資成本有二十萬元,如今降為十三萬。去年教育部編列的高教經費為八三四億元,但這筆錢相當於美國哈佛大學一年的預算。

表面上,台灣社會的「學歷」提高,但卻因資源稀釋,學生「學力」卻不上不下。

「如果我們把經費放在圖書、人力,而不是建學校,可以強化原有大學的功能,即使麻雀雖小,五臟可俱全,但現在大家的功能都被摧毀,」前花蓮師範學院校長、淡大教育學院教授陳伯璋感慨。

台灣教育經費增加時,最吝於支出的是軟體的提升。

「我們蓋了好多學校,好漂亮的東華大學;大學買了很多貴重儀器,比哥大的儀器還貴,可是呢,沒有人在用,」國科會主委陳建仁分析,過去五年,台灣的科技經費每年八%在增加,但包括大學在內的研究人力增加不到一%。

各大學系所的人員日益稀薄。兩千年前,一個系至少有十六位、一個所有五位教授員額,如今教育部凍結員額,一系加上一所只能有十六位。

陳建仁就批評這樣的資源配置是古老的設計,「古老到一個系很難發展,」他兩手一攤。

接下來的十年,台灣社會得為此虛胖、不健康的肥大付出代價。

首先是大學學歷嚴重的貶值。

若以每年畢業二十三萬大學生來估算,台灣每年等於產出相當一個台東縣人口的大學生。十年下來已有兩百三十萬的大學生。

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已衝上高峰。目前二十歲到二十四歲年輕人中,大學學歷的失業率達一二.三六%,是全國平均失業率的三倍。

媒體改造學社召集人、淡大助理教授魏玓感慨,「好多學生在學校實習電視台的成績不錯,卻只能在電視台兼職,當工讀生,因為前面排了好多碩士。」
除了社會對大學學位的鄙視,國家也承擔學生「學歷」與「學力」不成正比的代價。

來到南部一所大學,隨機觀察學生上課情況,結果是,後排學生睡成一片,前頭老師視而不見;圖書館裡更是看不到溫書的學生。

「這間學校沒退過一位學生,學生都招不到了,怎麼可能把學生趕走,」一位講師私下表示,學生二一的規定形同具文。這不是個案,許多大學的二一制度不復在。

大學和教授也變得不敢要求學生。

「如果你要當掉學生,系主任和教務長就召見了,這要怎麼要求啊?」一位私校教授憂心大學只顧利潤,會讓師生整體的士氣低落。

隨著未來年輕人口持續縮水,大學搶學生的局面更像殺戮戰場。

以目前全台大學入學名額二十六萬為基準,今年八歲、二○一六年當年入學的學生不但能全數進入大學,還會有許多名額空出。如果加上專科名額,平均每人還可能有兩個入學機會。

教育部採市場機制的哲學,長期放任大學自由競爭。一位大學校長就批判,「明知野雞大學卻讓它們存在,後段班學生素質只能不斷下滑。」

大學有可能「瘦」回來嗎?

雖然大學錄取名額會因新生兒的銳減,終有一天被迫關門,但消極的作法無異慢性自殺。

短期間瘦不回來的大學該怎麼重新建立信譽,贏回社會的信任?

社會學家高承恕分析,現在的大學裡出現嚴重的層級,大學不只一種,而是好幾種。

高承恕認為,「以後學生不只是念大學,而會選擇念好的大學。如果學校報到率掉到六成以下,辦學不佳,學生想去念嗎?」

建立校際、系所的評鑑制度,是教育部與大學的共識。

評鑑大地震

台灣高等教育過去五十年來沒有監督機制,「特別是公立大學,躺在那學生就來,大學如死水,亳無競爭意識,」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不客氣直指核心。

反應有點慢的教育部已經開始動作。去年十二月底,《新大學法》修正後,開啟大學評鑑的機制,預計從今年底到民國九十九年,完成七十八所大學校院(不含技職)、兩千多個系所的評鑑。

評鑑結果將分為「通過」、「待觀察」、「未通過」三階段,未通過的學校將面臨減招與停招命運。這項評鑑是不得不走的方向,只是,教育部有無勇氣要求大學退場,還值得觀察。

但能確定的是,台灣社會正準備接收高教肥大帶來的陣痛與後果。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60期 封面故事:競爭實力

香港如何打造 亞太一流學府?


香港有八所大學,台灣有一六二所,台灣高教經費一年七百多億,香港也有六百多億。
這是一場「開勞斯萊斯」vs.「騎腳踏車」的競爭。香港高教的進步,不僅讓全中國頂尖學生趨之若鶩,
更讓全球頂尖學者紛紛「入港」。香港如何打贏這場全球高等教育的爭奪戰?

【文/蕭富元 攝影/劉國泰】

著剪裁有型的西裝、打上領帶,十九歲、個頭挺拔的李一丁,站在香港科技大學教室講台上,台風穩健,以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對台下一百多名同樣來自中國大陸的大一新生,推銷「上莊」(參加社團)的種種好處。

一年多前,沒有經過太多掙扎,李一丁放棄北京清華大學,選擇到離家千里的香港讀大學。在參觀過香港多所大學之後,連從清華大學畢業的母親,都大力支持兒子的決定。今年,李一丁的表妹也步他後塵,只報名就讀香港的大學。

「來香港讀書以後,內地的大學不再是我的選項了,」坐在宿舍交誼廳,面對萬頃碧波,李一丁對自己的選擇不曾懷疑過。

到香港讀大學,在大陸頂尖的中學生之間,已經成為「火爆」的一股流行風。

三年前,香港的大學開始大舉「入侵」中國十大城市招生,祭出動輒四年四、五十萬港幣的高額獎學金,強力招攬各地高考出類拔萃的資優生。八所大學自校長、院長以降,全員出動,親自出馬宣傳、面試;學校公關更靈活地找來校內的大陸生回中學母校現身說法,印證他們在香港的學習與改變。

「許多家長、學生看到我,變得這麼獨立、自信,英語又說得好,都動了心,」來自北京、外表文靜的城市大學製造工程系二年級學生張怡綪特別自豪,來香港讀書一年,她從一個安靜內向的乖乖學生,變成一個每三十分鐘就安排一個活動行程、甚至能夠一手替學校在北京包辦招生活動的活躍份子。

香港大學 到中國「掐尖」

大陸媒體形容這是香港在內地「掐尖」,短短三年之間,香港五萬名大學生當中,大陸生人數從二%大幅成長到一○%,儼然是中國「素質教育」的典範。

就以今年來說,八所大學預計招收一千三百個大陸生,前來報名的優等生就超過三萬人,錄取率僅有四%,錄取分數更相當於北大、清華的水準,所招收到的各省高考狀元,也從去年的三個,增加到今年的十五個。

根據大陸一份針對中學生的調查顯示,如果同時被香港知名大學和大陸頂尖名校錄取,有七一%的學生會選擇香港高校。願意去香港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考量,有八成以上是著眼於香港的全球化,六成則是看中未來在香港的求職優勢。

三年前放棄清華大學選擇到香港中文大學念工商管理的馬文杰,對香港大學的國際化程度感觸最深。他可以選修許多外國教授開的課,班上半數同學是外國學生,即使是上課選用的教材、個案也都是國外案例,「來到香港,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國際化,」今年已經大四的馬文杰回顧三年大學生活,得到這個結論。

早在全球化浪潮席捲各國高等教育之前,香港就底定了「楚材晉用」的國際化競爭策略,以「擴大大學規模、國際級待遇迅速壯大師資、獎學金開拓多元化學生來源」三部曲,打一場全球高校人才競賽。

八vs.一六二所大學的競爭

十幾年前,香港政府為因應回歸中國而造成的人才流失現象,決定採反守為攻的佈局,廣開大學窄門,將大學教育從菁英教育延伸為普及教育。香港原本只有兩所大學,錄取率僅有二%;在港府刻意的政策引導下,投下數十億美元新創一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見下文),並且扶植其他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十幾年內大學增加為八所,入學率也提高到一八%。

相較之下,台灣人口是香港三倍,卻有一百六十多所大專院校,一百多萬大學生;以台灣的標準,香港的「普及」化大學教育,其實還是一種菁英制。從政府投資在每位大學生的經費比較,香港平均高達兩萬多美元,比日本還要高,更是台灣的五倍。

「不盲目開放大學、又肯花錢投資」,是香港在短短十幾年間,就能有四所擠進英國《泰晤士報》世界排名前兩百大名校的關鍵。台灣每年有七百多億高等教育經費,分給一百多所大學;大學規模僅台灣二十分之一的香港,則有六百多億台幣的高教預算。「這簡直是開勞斯萊斯和騎腳踏車的差別,」一位台灣國立大學教務長感嘆。

兩年前返台擔任東海大學校長的程海東,就體驗過香港對大學的慷慨投資。六年前他受聘為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系主任,「當時錢都花不完,一直在買儀器、雇人,設備用的比美國一流大學還好,很快就把學系辦起來,」相較於台灣目前資源稀釋的窘況,程海東不禁感慨,「台灣的大學一直在籌錢補破洞。」

為了搶到最好的師資,香港更是有計劃地從海外挖來各領域學術有成的優秀學者,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就曾形容,香港的大學:「人要來自五湖四海,派要出於三教九流。」大學教授最初是比照香港公務員待遇,是台灣教授薪水的四倍。近年來,礙於公務員多年未調薪,為避免喪失國際競爭力,香港政府順勢調整政策,讓大學教授待遇脫離公務系統,徹底採取彈性化薪資。

三大校長,都是台灣院士

香港還懂得善用「擒才先擒王」的道理,從幾所名牌大學挑選校長的手法,就可以看出香港以人才吸引人才的槓桿操作風格。

不同於台灣公立大學的「教授治校、校長普選、教育部勾選」,香港大學的校長由港府授權學校董事會自主到全球獵才,只提供金援,不介入干預。香港大學現任校長徐立之是四年前校董會遠赴加拿大,三顧茅廬說動這位國際知名的分子遺傳學家出馬;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則是兩年前從史丹福大學挖角而來;至於科技大學,校董會五年多前即鎖定國際知名超導專家朱經武,發動各種遊說管道,才爭取到他首肯。這三所香港排名前三大的校長,都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經武依舊記得,五年多前他回台灣開院士會議,上午還有說客問他是否願考慮去科大,不過中午,科大校董會董事長就專程飛來台灣,親自邀請他到香港看看。

「香港很積極,也很有彈性,只要發現你願意考慮,他們會很快處理好你顧慮的一切細節,」朱經武對於香港「搶才」的積極態度印象深刻。

一位主跑教育的香港文教記者剖析,過去香港的大學校長多半由本地學者出任,社會地位平平,也缺乏國際知名度。這幾年大力延攬國際知名學者擔任大學領導人後,不但改善社會對大學的觀感,更增加香港學術的國際能見度。

找國際知名學者擔任校長,還有一個附加價值,那就是他們有國際人脈,並熟悉國際名校的治理與運作。例如募款,香港企業這幾年對大學的捐助,就比以往成長好幾倍,像是首富李嘉誠今年捐款十億港幣給港大;一個月前辭世的紅頂商人霍英東,去年也捐了八億港幣給科大。「這種情況在過去根本就不可能發生,」一位跑了十幾年教育新聞的報社記者觀察。

香港政府也聰明地利用了這個「附加價值」,大力鼓吹大學自籌經費。主管教育事務的香港教育統籌局一邊削減對大學的補助(十年來削減了二○%),一邊又在兩年前提出「配對基金」(Matching Fund)的政策,大學每募到一筆經費,政府會相對提撥同樣金額給大學。前年,八所大學因此多得到二十三億港幣補助,去年則是增加了二十九億。

研究計劃,十年成長十倍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大學做研究,將重心從教學轉向學術,教統局首度引大學撥款和大學研究成果掛鉤的機制,不再根據人頭補助大學,而是根據研究成果決定撥款經費。在這個制度導引下下,大學申請研究補助的計劃,十年內成長了十倍,總經費也增長了十倍。

「這對大學的研究有很大的推動力,」曾任教統局局長和常任秘書長的羅范椒芬歸結。

此外,香港的大學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迎頭趕上,還歸功於「政府積極不干預」的思維。按照香港法規,大學經費雖然是由政府出資,卻是交給由國際學者和當地菁英組成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專業管理,避免大學受政府法規限制而綁手綁腳。

在教資會的定位中,香港將會是中國、乃至於亞太地區,高等教育教研學術中心。為了徹底和國際接軌,香港大學體制將在二○一二年,從現行的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預科、三年大學的英式制度,大幅改為與世界相接的三三四制(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

在全英語授課這個得天獨厚的國際化優勢基礎上,為了拉大和鄰近國家的差距,確保在高等教育的領先地位,香港各大學更善於運用國際合作,墊高本身的學術實力。例如,港大MBA和全球排名第二的倫敦商學院合作,採用其教材,並讓學生到倫敦商學院上課三個月,下一步則是和哥倫比亞商學院合開同樣的課程。科大商學院則是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攜手,共同打造出全球排名第三的EMBA課程。

「借重國外頂尖大學、借力使力,我們才能跑得更快,」九年前,離開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到港大擔任商學院主任的張介分析。

除了校際國際合作,香港的大學更用心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能力。政府及學校鼓勵學生到國外交流,不但政府給獎學金,也獎勵企業贊助,像是中文大學,今年就有一個日本商人捐資一億港幣,指定用在獎勵學生出國交換計劃。

儘管衝勁十足,但正如一位到北京大學教書的台灣教授分析,在花大錢請名師、找好學生之外,大學更需要豐厚的歷史與人文積累,才能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大學。除了港大、中大,香港其他大學歷史不超過二十年,距離世界級的學術殿堂,香港似近還遠。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60期 封面故事:競爭實力